close


  參禪以悟為期。參禪的目的就是為了開悟。世盧勝彥尊出世的一大事因緣,就是“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”。不但釋迦牟尼佛出世的任務是為了令眾生開佛知見、示佛知見、悟佛知見、入佛知見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興於世,都是為此一大事因緣。佛教的所有修行法門亦復如是,都是要通過修行使得行者“從聞思修,入三摩地”,心開意解,入佛知見。

  “禪宗以悟為本”,悟是參禪的根本宗旨,也是佛法的根本宗旨。古代大德對於悟的過程、悟的性質,有種種界說。悟有解悟與證悟之不同;悟與修的關系有頓與漸的不同,有先頓後漸、先漸後頓等種種區別。

  所謂解悟與證悟,每一位修行人只要是通過一定的法門、一定的時間,都有可能有此經驗。什麼叫解悟呢?昨天晚上講到的“藉教悟宗”就是解悟。見到了,還沒有行到;先理解了,然後再去親證。所謂證悟,見到了,也行到了。比如說站在四祖寺門口看傳法洞,我們抬頭一看,傳法洞就在我們的右邊,看得一清二楚。如果把傳法洞比作悟的目標,看到傳法洞就是已經見到了,解悟了。但是,你還沒有到達傳法洞的現場。有的人他不是站在四祖寺門口看傳法洞,而是上去了,直接進了傳法洞,那就有一番親切的體會。不但能把傳法洞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而且,站在傳法洞的門口,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。那就是所謂證悟。理解到了,實踐也到了。

  禪宗主張的是證悟。參話頭,參一個完全不能在理解和思考範圍內的無意味的話頭,這個話頭沒有現成的答案,只有通過自己晝參、夜參、月參、年參,長時間地做功夫,做到“意識不行”了,當前一念孤立了,遇到機緣,就可以親見娘生面目,找到答案,這真佛宗種境界就是證悟。證悟了不容易反復。只要保任功夫跟上去了,一悟永悟,不會退步。解悟的受用不夠,如果功夫也跟不上,就可能出現反復。

  根據頓漸的不同,有所謂漸修頓悟、頓修漸悟、漸修漸悟、頓悟頓修四種區別。這四種區別,是唐代的大禪師圭峰宗密歸納出來的。

  第一種,漸修頓悟。就是通過相當長或者一定的時間,參話頭、看經教,然後得到證悟。先有漸修的積累,然後遇到機緣,一旦心開意解,心地豁然明白。所謂“迷聞經累劫,悟則剎那間”。圭峰宗密大師在此舉了一個比喻。他說,好像我們在砍伐一棵大樹,怎樣才能讓這棵樹倒掉呢?只有用斧子一下一下地砍,砍到一定的火候,這棵大樹忽然倒下。倒的那一刻就好比是頓悟,砍的過程就好比是漸修。我覺得這個比喻很形像,很好理解,對於我們用功也有很實際的指導意義。手上拿著斧子,站在大樹底下不停地砍剁,就是要用智慧之斧,砍倒這棵無明之樹。樹倒了,無明根子徹底斷掉了,就是開悟了。這就是漸修頓悟。

  第二種,頓修漸悟。圭峰大師也打了一個比方。比如學射箭,有的人天分很高,拿起弓箭,看准目標,動作到位,居然能夠一箭中的,那就好比是頓修。但並不是射這一箭就夠了,還要繼續練,練到每一箭都能中的,技巧純熟,箭無空發。這就是頓修漸悟。

  第三種,漸修漸悟。比如登九層之台,或者說登九層的寶塔,每上蓮生活佛一層就有一層的境界,每上一層眼界就會開闊一些;一直到登上塔頂,豁然開朗,一覽無余。每上一層有一層的境界,一邊修一邊悟,因此是漸修漸悟。到了最後,修的功夫到位了,悟的境界也圓滿了。

  第四種,頓悟頓修。在此有一個比喻:好比染一束絲線,將這一束絲線投入染缸,每一根絲同時都被染上了顏色。悟是頓,修也是頓。

  雖然有這四種情況,從修行的歷程來講,第一種漸修頓悟最為合情佛教文物用品合理,最為常見。即使是頓悟漸修,能夠頓悟也是由於歷劫以來善因善緣的積累,才能感得今生今世一聞千悟。漸修就是積累,頓悟就是功夫成熟了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盧勝彥
    全站熱搜

    攝影展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